2021年11月3日上午,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大會併爲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的代表頒發證書。 
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64個項目、10名科技專家和1個國際組織。其中,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人;國家自然科學獎46項,其中一等獎2項、二等獎44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1項,其中一等獎3項、二等獎58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57項,其中特等獎2項、一等獎18項、二等獎137項;授予8名外籍專家和1個國際組織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工程建設領域) 《中國城鎮建築遺產多尺度保護理論、關鍵技術及應用》 《中國城鎮建築遺產多尺度保護理論、關鍵技術及應用》是我國建築學領域的首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項目就全球共同面臨的城鎮建築遺產的多尺度連續、本體複雜廣泛和環境多樣的特性,如何進行整體和科學保護這一重大挑戰和技術難題提出了中國答案。該獲獎項目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南大學建築學院教授王建國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崔愷領銜,東南大學、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故宮博物院、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中國建築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浙江大學七家單位共同完成。 《現代空間結構體系創新、關鍵技術與工程應用》 《現代空間結構體系創新、關鍵技術與工程應用》項目研發了剛性、柔性、剛柔性等系列新型空間結構體系,建立並形成了現代空間結構分析理論和設計方法,提出了先進製造工藝與施工工法,研發了試驗裝備、專業軟件與技術標準。項目成果引領了我國現代空間結構的跨越發展,促進了現代空間結構建造技術的創新發展,爲我國現代空間結構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提供了強力的支撐,使我國現代空間結構研究和應用邁入世界強國行列。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工程建設領域) 《超大直徑盾構掘進新技術及應用》 《深水大斷面盾構隧道結構/功能材料製備與工程應用成套技術》 《青藏高海拔多年凍土高速公路建養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 《複雜受力鋼-混凝土組合結構基礎理論及高性能結構體系關鍵技術》 《高壓富水長大鐵路隧道修建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 《深部複合地層隧(巷)道TBM安全高效掘進控制關鍵技術》 《高性能隔震建築系列關鍵技術與工程應用》 《高速鐵路Ⅲ型板式無砟軌道系統技術及應用》 《建築熱環境理論及其綠色營造關鍵技術》 《道路與橋樑多源協同智能檢測技術與裝備開發》 《高速鐵路用高強高導接觸網導線關鍵技術及應用》 《軌道交通大型工程機械施工安全關鍵技術及應用》 《城鎮污水處理廠智能監控和優化運行關鍵技術及應用》 《重大工程黃土災害機理》 《感知識別及防控關鍵技術》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工程建設領域) 《鐵路軌道用高錳鋼抗超高應力疲勞和磨損技術及應用》 《超軟土地基排水體防淤堵高效處理技術》 《預應力結構服役效能提升關鍵技術與應用》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工程建設領域) 《河流動力學及江河工程泥沙調控新機制》 來源:建築雜誌社
|